怎么注册威廉希尔
团队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队队伍 >> 教学名师

姓名

最高学位

职称

所在部门

出生年月

拟指导员工的研究方向

个人简介200字

王启民

博士

教授

副董事长

1971.01

1.高效清洁燃烧(生物质锅炉燃烧机理;褐煤干燥)

2.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3.动力机械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学士;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硕士;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学博士,导师岳光溪院士;历任william威廉官网科技处任处长、怎么注册威廉希尔经理,中国能源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颗粒协会会员,中国电力教育协会能源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生物质能机械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课题方向:中和新能源公司的生物质热风炉-烘干塔系统设计、实验;惠涌公司煤粉炉、层燃炉能效诊断与改进;沈阳市科技局冷热联供技术研发(优先建环专业本科)。

张小辉

博士

教授

科技处处长

1972.12

1.高效清洁燃烧

2.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博士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主要致力于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生物质燃烧腐蚀机理及防护技术、热力设备磨损腐蚀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参与“秸秆锅炉受热面沉积腐蚀电弧涂层防护研究”“超净排放的生物质供能技术转化”“大型生物质集中供热装备的关键技术研究”等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相关学术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项、正在受理审核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第一完成人获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指导研究生获得挑战杯等竞赛项目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潘宏刚

博士

高级工程师

怎么注册威廉希尔副经理

1982.08

1.电站系统优化与节能;

2.电站系统仿真、控制与信息技术;

3.动力机械设计。


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沈阳市第六批高层次人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分会理事、辽宁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研究领域:先进装备制造领域、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30余项,横向项目累计到款200余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5篇,EI检索8篇,核心论文12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获专利20项,3项专利作价675万元入股企业。

曹福毅

硕士

教授级高工

怎么注册威廉希尔副经理

1970.07

1.电站系统建模与仿真

2.电站热力系统优化与节能

3.电站过程优化控制技术与应用

硕士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领域:电站仿真建模技术、电站优化运行技术、热工测量与控制技术研究。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辽宁省高校“电站经济与安全运行技术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获得电力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孟召军

硕士

教授

怎么注册威廉希尔

1970.11

1. 电站系统仿真、控制与信息技术

2. 动力机械设计


硕士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2006-2007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国内访问学者,沈阳市高层次人才;william威廉官网教学名师;2017-2019三个年度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主持参与科技部“叶片式流体机械先进节能设计及应用”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研究方向为1.叶片式流体机械结构性能优化设计;2.汽轮机设备故障诊断及性能优化;3.数值仿真与分析



关多娇

硕士

教授

怎么注册威廉希尔

1978.01

1.高效清洁燃烧(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电厂储热问题的应用研究)

2.电站系统优化与节能

硕士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工学硕士学位,沈阳市拔尖人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大型电站热力系统优化与节能、电厂储热问题的应用研究等方向。目前在研辽宁省电力公司《储能调峰电站价格机制研究》横向项目1项、辽宁省科技厅《考虑电厂储热的热电机组运控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1项,多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6EIISTP检索,6篇中文核心,实用新型专利8项。

刘耀鑫

博士

副教授

怎么注册威廉希尔

1977.11

1.高效清洁燃烧

2.电站系统优化与节能

2000年于东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获得热能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于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热能研究所获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出站。近年主持省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等多项课题,发表文章20余篇。获得省级优秀成果1项。

覃国秀

博士

副教授

怎么注册威廉希尔

1981.12

1.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本科成都理工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硕士东华理工大学核技术应用,博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专业,主要从事核技术应用、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辐射仪器研发、电离辐射计量及电离辐射防护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并参与国家和省级项目10余项。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核集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3篇、中文核心1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实用新型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3项。

杨硕

博士

副教授

怎么注册威廉希尔副经理

1986.02

1.高效清洁燃烧

2.动力机械设计

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万层次”人才称号、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称号获得者。中国力学学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专业会员(工程热化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际期刊“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Methods for Heat and Fluid Flow”、及“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入库优秀评审专家;完成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8项,市局级项目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其中SCI 14篇。主要从事微/介尺度流体物理中界面现象及Marangoni对流研究,低品位碳基能源可控富氢条件下热化学转化与催化燃烧技术研究。

王国峰

硕士

副教授

怎么注册威廉希尔

1975.03

1.高效清洁燃烧

2.动力机械设计

硕士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主持国家级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支持省级科研项目3项,横向课题10项,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1.位数值计算流体力学、传热学、多项流以及环境污染控制、软件开发等,具有丰富的工程仿真分析经验。研究方向1.高效清洁燃烧,主要是利用python语言程序,对重型燃机的低污染物排放的预测开展研究,并开发污染物预测软件工具,该项目最终需掌握计算机与能动专业相关知识2.动力机械设计,主要针对省级科研课题开始多项流数值及相关试验研究,该项目主要学习多项流理论和并掌握数值仿真方法。

唐美玲

硕士

副教授

怎么注册威廉希尔

1985.04

1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2.低温余热发电

硕士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读博士。长期致力于新能源和低温热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在研风电叶片腐蚀机理研究及其专用耐磨涂层研发等省级科研项目3项、授权一种基于风能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装置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等十余项,发表“300MW太阳能辅助发电系统经济型研究SCIEI检索论文近十篇,基于技术开发和理论研究,为企业提供服务,累积到款234.7万。


徐有宁

博士

教授

工程技术研究院经理

1962.12

高效清洁燃烧

2.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二级教授,德国锡根大学能源中心博士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高级访问学者。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能源学会理事,辽宁省工程热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辽宁省科技创新发展智库专家,沈阳市节能协会专家。主要从事氢能应用技术、高效清洁燃烧技术、洁净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辽宁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曾获中国科学院发明奖一等奖、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二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辽宁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王雷

博士

教授

教务处副处长

1978.04

1.电站热力系统节能优化

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主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一作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独立撰写出版专著1部,出版教材一部,讲授研究生、本专科及职工课程多门,建设省级本科精品课程1门,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主要研究方向:电站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与故障诊断。

尹晓伟

博士

教授

机械学院经理

1976.03

1.动力机械设计

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拔尖人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委员,中国电机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评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主持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两项、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一项、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三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EI、ISTP收录30余篇,申请软件著作权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前往美国Rutgers大学访学一年。研究领域:系统可靠性与结构疲劳可靠性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刘劲涛

博士

副教授

机械学院副经理

1973.06

1.动力机械设计;

2.电站系统仿真、控制与信息技术;

3.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十余年国企与外企技术工作经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振动利用工程、机电一体化、控制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余篇。主持辽宁省科技厅项目和省教育厅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横向课题20余项,科研到款近300万元。获得发明专利4项。指导员工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获国家级、省级奖多项。目前指导研究生2人

白斌

博士

副教授

机械学院副经理

1979.06

1.动力机械设计

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现为william威廉官网机械学院副经理。从事研究的方向为基于材料微观结构调控的电机结构寿命保障,高速电机系统跨尺度精益设计与协同优化。本人获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SCIEI或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

孙长青

硕士

副教授

机械学院

1977.06

1.动力机械设计

博士毕业于装甲兵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专业。主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项目1项:“自蔓延喷涂碾压工艺及其在耐磨防腐涂层中的应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主持横向项目4项,科研总到款55万元,其中“某型机电设备机械设计及有限元分析”项目到款10万元正在进行。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9篇,第一作者发表5篇。主要从事机械强度优化设计与仿真方面研究,从机械强度、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化及数值计算开展研究工作。

王琳

博士

副教授

机械学院工程力学部系主任

1980.02

1.能源动力机械故障诊断

2.动力机械设计

3.信号处理

4.控制与电子信息技术

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被评为沈阳市科技优秀工作者,国家自然基金委函评专家,东北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硕士论文盲审专家,曾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能源动力机械故障诊断、动力机械设计信号处理及控制与电子信息技术等方向。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期刊收录。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辽宁省科技厅项目1项,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项目1项,主持校博士启动研究项目1项,主持校科学研究项目3项,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并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研发项目多项,到款总额100余万元(其中,含纵向经费40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编写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申请并授权专利6件,软件著作权2项。指导员工参加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获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指导员工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老员工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指导员工参加大创竞赛获得国家级2项,省级6项。

吴维成

博士

教授

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副经理

1977.9

1.电站系统优化与节能

2.高效清洁燃烧

2005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师从李灿院士,辽宁省青联副主席,九三中央青工委委员。长期致力于新型工业废气、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固废和中水资源化再利用和工业低温余热的回收利用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高水平文章23篇,先后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本人研究方向为1.工业废气、废水的深度处理2.工业低温热的回收利用3.工况条件下的CO2还原

关新

博士

副教授

新能源学院

1979.01

1.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2.动力机械设计

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设计专业。主要从事风电机组优化设计和机械可靠性研究。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规划项目1项,沈阳市科协项目1项。独立作者出版教材1部、学术专著1部。辽宁省社会政府奖一项,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本人研究方向为:风电机组动态载荷、结构强度和气动弹性分析理论2.复杂机械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与评价技术

董颖男

硕士

副教授

新能源学院

1980.12

1.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2.动力机械设计

硕士毕业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工业催化专业。大连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生,沈阳市专家工作站专家。主要从事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和动力机械设计研究。合作单位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级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横向到款约200万元;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项;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7篇、通讯作者SCI检索论文2篇、第一作者 EI(期刊)检索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分类核心2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方向为:钛酸锶基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介电陶瓷材料2.燃料电池/光解水制氢/二氧化碳还原催化材料3.钛酸锶基单晶材料工艺和单晶生长炉研发

包研

硕士

副教授

自动化学院

1979.04

1.监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2.新能源开发利用

3.制冷及低温工程

硕士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长期从事一线实践、理论教学工作,撰写学术专著、教材获评国家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主持参与多项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及横向科研项目,指导《基于风力发电技术的智能生态农业系统》、《基于ARM的智能节能恒温装置》等多项作品,荣获 “互联网+全国老员工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全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创新创业赛事国家级、省级奖项。





 

版权所有© 怎么注册威廉希尔william - 登录官网 辽ICP备05001368号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昌路18号 邮编:110136